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 > 典型风采 > 正文

李丽玲:坚守教育初心,牢记育人使命

时间:2021年12月21日来源: 发布人:点击: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李丽玲老师就是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思政课教师提出的“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的要求,努力做一名合格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践行者。

潜心教学,以德育人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思政课是铸魂育人、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李丽玲老师从教以来始终如一地贯彻“教书育人”的教学理念。她认为思政课教师工作的本质是塑造灵魂,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进行也要对学生进行思想引领和价值塑造,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更要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才能使之受益终生。在教学中,她重视对学生的历史观教育,从民族发展复兴的高度,用党的、国家的、民族的使命激励学生自觉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在她的课程里,始终充满了对祖国的热爱,对民族振兴的渴望,爱党、爱国家、爱人民,成为贯穿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灵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民族心、民族魂,李老师在课程教学中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也会结合重要节日、纪念日等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文化精神教育。很多学生说,李老师的课很有代入感,激发了自己的爱国热情。

思维要新、视野要广是思政课程的内在要求,是时代变化的必然要求,也是学生主体变化的现实诉求。为提高思政课的实效性,李丽玲老师用心探索教学改革,她说:“讲好思政课要将“新”和“心”结合,教学中要不断创新:拓新教学视野、革新教学理念,更新教学案例,创新教学方法,而所有的创新探索都需要教师全心投入:潜心从事教学、用心进行研究、真心关爱学生!”为此,李老师在教学中不断优化教学内容,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现代教育教学理念,采用讨论式、问题式、案例分析等多种教学方式与方法,把深刻的道理通过鲜活的教学案例讲清楚、讲透彻,把握时代脉搏的变迁,增强思想教育的时代感,提升思想的认知度,增加理论的吸引力。她在教学中注重师生互动,注重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性,激起学生思想上的共鸣,使学生的学习成为真正“走心”“过脑”的学习,不断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思想性、针对性、亲和力。同时运用网络教育平台改进教学,通过班级QQ群、“学习通”、“智慧树”网络平台,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学生说“通过网络上和李老师的交流解决了心中的困惑。”此外,她也在不断探索听障班教学改革。听障班学生基础较弱,老师需要详细、耐心地讲解,有时需要从不同角度、重复几次进行讲述,学生才能够理解。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教学,力争把枯燥的知识用生动、直观的形式表现出来,使抽象的理论具体化、形象化,提高听障学生的学习兴趣。她带领听障学生到绥化学院校史馆参观,进行现场教学。在参观之前首先引用南开大学张伯苓老校长的“三问”——你是中国人吗?你爱中国吗?你愿意中国好吗?这既是历史之问,也是时代之问、未来之问。李老师又把这问题引申为,你是绥化学院人吗?你爱绥化学院吗?你愿意绥化学院好吗?同学们纷纷点头,引发了学生参观的兴趣。参观中李老师用言浅意深的方式引发学生的思考,将学校的历史与祖国发展的历史相联系,把宏观的道理讲成身边的故事,让学生们感同身受,收获前行的动力。

我校本科评估期间和线上教学期间曾有四名专家、学者进入她的课堂听课、看课,课后专家对李老师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进行了充分的肯定,对教学效果表示很满意。专家的认可,增加了她前行的动力。

2015年李丽玲老师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案获评为全省高校思政课精彩教案,2016年获省高校思政课教学大赛三等奖,2019年“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案获省高校思政课精彩讲义。2021年在绥化学院首届微课教学比赛和绥化学院首届课程思政教学比赛中获奖。2021年,荣获绥化学院“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对此,李丽玲难掩激动:这是一份特殊的荣誉,也有着特殊的意义。因为2021年是她来到绥化学院,从事教育事业的第20年,入党10年,在建党100周年荣获“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是对她始终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勤恳、坚持不懈的精神从事教学工作的认可,更是一种激励。今后将继续对自己严格要求,对工作一丝不苟,努力践行“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目标。

心系支部、注重建设

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而言,理论素质是基石,文化素质是底气,政治方向是原则,这就要求我们提升自己的政治素养、思想境界、文化内涵,坚守党性,加强理论学习。作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党支部副书记,她始终把学习放在第一位,学习做到制度化、经常化、规范化,引导党员教师坚持更高标准、更高要求,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并积极探讨如何将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融入到教学中,发挥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和价值引领作用,为广大青年健康成长成才进一步指明方向。

她积极配合党总支开展各项工作,注重提升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组织支部党员教师开展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利用业余时间为学生进行思想释疑解惑,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学生宣讲团进行理论辅导、到福泰敬老院看望老人,走进“爱心特殊儿童康复中心”开展关爱特殊儿童志愿服务活动。使支部党员教师自己的心灵也受到一次洗礼,增强了社会服务及关爱意识,增强了思政课教师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她参加了绥化学院党史学习教育手语宣讲团的录制,引导听障大学生在“四史”学习中汲取精神力量。

她积极参与院里和教研室各项活动,配合教研室工作,发挥协作精神,与教研室党支部的老师共同加强建设课程。所教“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获我校优质示范课程。2019年,获批我校在线建设课程。2020年,建设完成黑龙江省内第一家高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在线共享资源课程,并在智慧树平台正式运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获批我校一流本科线上线下混合课程建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团队获绥化学院首届教学创新大赛二等奖。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室党支部仍将精诚合作、不断开拓创新。

爱岗敬业、无私奉献

能爱人能修己是为有情,能容让人能克己是为有怀。李丽玲老师就是这样一位有爱心,有善心,不断修炼自己,包容讲奉献的一个人。她对学生始终抱有大爱,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为师之道”,展现了真诚为人、务实工作的人格魅力和敬业精神。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也在用自己的高尚人格影响学生、感化学生,使学生的身心健康地成长发展。

自从我校听障本科生开设思政课后,李老师一直克服困难,承担着听障本科学生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教学任务。为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她坚持练习手语。当独自一人在路上、在公交车上,或在游乐场陪伴孩子时经常练习手语,也总是遇到他人异样的目光,起初她也感到很不自在,不好意思再练习,后来想想为了自己那些可爱的学生,也就慢慢释然了,即使被人误解又有什么关系呢。为了更好地完成任务,她经常在将孩子哄睡之后,再起来,学习到深夜或者早起练习手语。今年已经是教的第六届听障班学生,但并没有因为已经有些积累,就放松手语的练习,每次上课前依旧会晚睡或者在早晨四点起床将要讲的内容用手语进行集中练习,几年来无一例外。

疫情期间,她克服了多重困难,特别是在眼睛不适的情况下,坚持线上教学,保质保量地完成教学任务。有一次,李老师的眼镜腿儿被家里的“小神兽”不小心碰歪啦,虽然进行了修复,但和原来的角度略有差异,因眼睛比较敏感,所以导致眩晕,接着连续多日看字都是朦胧的、模糊的。即使在这种情况下她仍坚持照常备课、正常上课;虽然知道多休息,眼睛会恢复得快些,但上课时依旧忘了课间休息,甚至30分钟的大课间也没有休息,仍在和学生交流沟通。她说,从三尺讲台到方寸屏幕,改变的只是教学的形式,不变的是教学的热情,始终坚守教育初心,牢记育人使命,无论何时、何地,对于教学都是全神贯注、全力以赴!

当宝贝说:“你的心里只有学生!”“妈妈你真傻!”当朋友说:“你何苦那么认真!”时,她却甘做总书记所说的“老实人”,对工作尽力,对职位尽责,对事业尽心,把工作当成自己生命的一部分,永不满足,永不懈怠。她说,时常因为自己的晚睡或早起影响孩子的睡眠质量和身体成长发育,作为母亲感到对孩子很愧疚;有时也会觉得很累,但每次课上看见学生专注的目光,就会觉得自己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教师的职业有苦也有甜,平凡中见伟大,我所有的努力付出,都源于对这份工作的热爱和作为教育者的良知和对教育初心的坚守。

微信朋友圈中经常有为困难患者捐款的“轻松筹”,每次看到后她都会为这些陌生人捐款,献出自己的一份爱心。当得知听障学生遇到生活上的困难时,也会献出自己的微薄之力。她本着对事业的痴心、对学生的爱心、对工作的热心、在平凡的岗位上兢兢业业,无私奉献,“丹心化作春雨洒,换来桃李满园香”。

教育是培养人的事业,“立德树人”是教育的长征,作为思政课教师,李丽玲老师始终保持热爱教育的定力、淡泊名利的坚守,不忘“教书育人”的初心、永远胸怀“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的责任意识,努力做好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为学生点亮理想的灯、照亮前行的路!

版权所有:中国共产党绥化学院第三次代表大会专题网站  绥化学院